古树知识
KNOWLEDGE

K

古树知识

80%工程唯一选择

保护绿色文物 传递自然文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树知识 > 天下古树

广化寺内三株古银杏树展现的古树文化值得深思、琢磨

2022-5-27

内容提要:广化寺的自然哲学和跨越历史的思想交流让人神往。化,广义上的化有化干戈为玉帛的民族大义,意,为世界和平的巨大贡献之简述。狭义的化有放下心魔,放下矛盾、放下恩怨、放下情仇,放下纠结、放下徘徊、放下心结、放下执着、重新找回那个平静的、自信的、善良的自己,这种微观的化都是建立在与人对话,重新审视和再认知的过程,都是以能与自己对话为基础。广化就是担当,也是利他精神的浓缩。历代慧贤的智慧其实一直都在,只要用心感受加伟大的猜想,总能发现这里曾经的辉煌和不朽天局。

关键词句:天局、丛生古树群、地望、山脉、水脉、风脉、高山仰止、见树到建树、开门见山的哲学、二泉映月、二泉映彩、春华秋实、自然哲学

文章代码AT 202205282302

斜河涧村路旁边的“猪形龙”小老树

沿着永定河往西走,在京西古道旁有一个古老的村庄,斜河涧,从村名看这里可能是个有山有水的地方。村子依山而建,大环境看村子群山环绕,村中建筑大部分也是就地取材而建,整体建筑风格也是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步步高的香道指引着我们,一刻钟左右穿过了斜河涧村,沿着正南方的上山路,继续往山里走,缓步徐行半小时,约走二里多山路,有一座千年古寺遗址,原尊广化寺。

山谷中的广化寺天然戒台,不知有多少僧人在此受戒

广化寺有三株呈丛生姿态的古银杏树,南、北两株依山而生,山势虽蜿蜒左右,但是树的位置和走向却不偏不倚,东侧山门口一株,很有意思,开门见山,回头见树,开山慧贤利用自然智慧留给后人无限的思考,开门见山是一种舍得后的无畏,回头见树是否有启示入堂者必有建树的意思,这需要仔细揣摩高僧的慧意。三株古树彼此不争,但是又两两相依。在树阵中间有一条涓涓细流经年累月形成的沉浸式暗河,日夜补给着三株古树的树脉,站着看三株古树有山谷之王之势,坐着看有舍我其谁之气、近看三株古树有旷世之巨。

不怒自威的广化寺南侧古银杏树

整体看三株古树呈品字形布局,树间距基本一致,无明显的距离感,初步用步伐测量,大约有13米,13这个数字据说是佛教里一个很神圣的数字。从目前古树坐落的位置看,不太像是对称栽植,反而像有意而为之的意思。从这一点看,我们的老祖宗非常智慧,古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看来三株古树,品字形分布,此用意,必有说道。从现实的空间布局看,说明古人很早就懂得利用自然来完成对人的启发和教育,借物言智自在山中。

古银杏树的沉浮之态

开门见山的为人处事是一种豁达,想到什么直接就说,不遮遮掩掩,做什么都很轻松。以真示人,难能可贵,佛学中讲究真字,其实就是教人坦坦荡荡的做人做事,通过真我达到向善,最后自美。慧贤通过巧妙的设计,不但向足下传道授业,也给后人留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对话古树,和古树面对面,绝大部分人都会思考,会想到古树的过去和它的经历,以及它的神奇之路,古人通过自然的学问告诉身边的人,白果树结果,是要经历春华秋实的路,中间还有夏的酷暑,冬的寒冷,最终才会成为一个有传播能力的种子,也许还会成为下一个传奇,中间的经历是至关重要的,前因后果在四季中随处可见。

两株古银杏树覆盖了院落的半壁江山

没有前人的思想落地,何来今天的时空接力。对话古树是夸时空的思想交流,研究古树带给人的启发和心得,一定要多观察古树,多去看古树及古树周围的环境,站在更高高的纬度和更低的纬度去揣度和用度更有利于我们人类的成长。古树能在一千年的漫长生长过程中,一路走来必是伴随着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三株古树相得益彰,盎然的矗立在浩瀚的山脉中,分享着大自然的生命之源水脉,沐浴着山谷里的涌动的景色,风脉,共同铸就了无与伦比的古树文化。

山泉水的波光映衬在古银杏树的部分树体上,光、影交相呼应

我们在形容古树的时候往往都喜欢用老来描述,古树的学问本身包含很多,历史沉淀后留下来的,大部分古树都是树中之精华。仔细看,周正,是三株古银杏树最大的文化。白天二泉映彩,夜晚二泉映月这种巧妙的设计,是不可多得的心里景观,反映出古人极深的空间文化感,这种灵动的自然景观虽然现在也有,但是在遥远的一千多年前,这需要有足够的生活智慧积累,才会想到。

周正的古银杏树满身都是文化符号

学习文化的方式很多,逆向思维是其中之一,当然思维迁移是另外一回事。学习古树文化的道理一样,如:生产是一个我们现代常见词,是一个工业味儿较重的词汇,同样是这两个字。反过来说产生,细琢磨就别有一番味道,产生的背后有一个时间量为背景,也就是说需要一个过程,慢慢的转化出一个结果。广化寺的古树文化其实由多个文化时代堆砌而来,有一个近千年的漫长的成熟过程,古树文化其实是自然文化的一部分,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叠加而成,文化经过不断的成长,会形成一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文明。

古树苍老的树体有其独特的魅力

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道理即简单又复杂,读万卷书,可以和著书者做思想交流,客观的说,确实存在一个先入为主的意识局限性。走万里路会促进人思考,激发人身心的成长,漫长的人生路离不开行走,行走的过程会开拓视野,提高认识完善认知,行走会带来文化,文化会促使人成长。在广化寺这样的历史文化圣地,其实静下心来,多思考,多研究,就会发现,很多前人思想的接口一直都在那里,就看我们后人自己是否具备对接的能力。

对话古树是个安静的过程,重在思考

建筑虽然被毁,但是文化是恒久存在的,山花浪漫只是表面现象,巍峨的山川,绵延千里形成了伟大的山脉,千年不变的地望,这才是大自然的内在灵魂。日夜不断的泉眼、形成清澈的涓涓细流,神奇的水脉就像人类的脉搏,悄无声息的规律的滋润着一草一木,泉水叮咚其实都是自然的语言。遇到懂古树的人,古树自然会讲故事,猜想这条路是思想对话的一条天路,思想就像风,看不见,摸不着,但是能真切的感受到。

风的样子在于无形

大自然的风在四季交替的过程中形成了风脉,对话古树让我们提高了认知,学习到了古树文化,个人的思想也得到自然的加持,每一个人或早或晚人都会开悟,因为人的思想,其实就是人脉。

注,天下古树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明出处。

浏览:1928
天下搜索
古树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