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知识
KNOWLEDGE

K

古树知识

80%工程唯一选择

保护绿色文物 传递自然文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树知识 > 古树哲学

“树”与“根”的品读 ——2016年山西洪洞古树修复有感

2018-4-13

 宗英  宗子懿

2016年312日至20日,我同“甲天下古树队”,对山西洪洞大槐树二代槐进行修复工作。短短几日,除了观察二代槐枯朽状况,研究修治办法,配合施工,便是默默地坐在一代槐遗址石碑旁,学习明朝实施移民潮的历史故事;与每天络绎不绝来自各地的祭祖寻根的人们闲谈;不断沉思、品读着“树”与“根”的历史文化渊源关系及其文化内涵。


一、追根溯源怀念一代槐

我们常说“人非草木,岂能无情”,这是就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情感传递。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认识生态、崇尚自然的最高价值观;是几千年炎黄子孙传承接续的精神支柱;是维系国家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几代大槐树的变故,便是有利的认证。

扎根于广济寺前的一代槐,树体庞大,枝繁叶茂,供乡亲们在其树下休闲娱乐,经营谋生,与大槐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树上的老鹳窝、鸟巢,为鸟雀提供了休养生息的栖息地,与人类共同享受着太平祥和、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

据洪洞史上记载,在这里曾多次进行空前规模的移民运动,无数久居这里的百姓,背井离乡,只明代洪武年间就面向全国迁移18次,30个省,2100多个县。洪洞人到异地开疆破土,发展生产,开始新的劳作谋生,很快与当地人融合在一起,不仅增加了当地的劳动力,也带去了劳动技能和生存智慧,繁衍后代,把洪洞人生存空间扩大到五湖四海。他们回乡探望时,也带回当地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自此形成了以大槐树、广济寺为轴心的望乡源点,大槐树成为激起民族情感,沟通民族同声波涛的原动力,使回祭祖先成为炎黄子孙的最大愿望。

外迁时许多父老乡亲捧走了大槐树下的泥土,捡拾了大槐树的种子,到异地他乡的院落种下,作为对洪洞大槐树的思念,教育子孙后代不要忘记自己的家在山西,不要忘记家乡的大槐树。他成为撒播民族情感的发祥地,汇聚民族亲情的聚焦点。苳寿平先生题字“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来此祭祖,留下墨宝“大槐树寻根,两岸连心”。

人是这样的怀念故土,大槐树是有情感的生灵,同样怀念那些外迁的乡亲们。清顺治八年,汾河发大水,大槐树探望乡亲们的愿望终于实现,随水漂流异地他乡,探望失散多年的乡亲们。带去了他们故居——老鹳窝,也带去了随树漂流的鸟雀,这些鸟雀漂移到异地,搭窝建巢成为异客。候鸟是因为生存而迁移,洪洞的鸟雀则是狂热的思乡之情。思乡鸟长什么样,我没有见过,可就在我们施工时(318日),飞来了七八只长得很漂亮的鸟,而且鸣叫声音清脆悦耳,看去有些像太平鸟,在二代槐周边飞转(因施工二代槐被安全网围住了),它们似乎是在寻找,在三代槐上休息了好一会,互相高叫着飞走了。我真的希望它们是思乡鸟的前站小分队,返回去告之他们好友,这里一切如故,二代槐比以前更神气、漂亮。

我顺碑亭转到祭祖堂后,看到僧人居住的地方,再向里走几步看到三只孔雀,悠闲自得的散步游玩。我暗想,我来这里是祭祖寻根,维修二代槐的,你欢迎就开屏吧,公孔雀似乎看穿了我的心里所想,晃了晃头,摇了几下身子,突然翘起尾巴,刷的一下大屏真的打开了,而且不断地抖动、唰唰作响,高声鸣叫。我看了好久才恋恋不舍的离开。

洪洞人杰地灵,鸟雀激情无限,大槐树吸引炎黄子孙纷纷前来祭祖寻根。巧合的很,就在这天,我配合祭祖的服务员,接待了一位由北京来的老大姐,她告诉我,其父母遗愿就是希望落叶归根,将他们魂回归故里。老大姐对着大槐树碑位磕头,在祭祖堂,告诉祖先:您在外的游子回来了,希望接收归根,又告诉在天有灵的父母,我实现了您的遗愿,今天终于找到了大槐树,找到了根,回到了您们盼望已久的家。

这些天,我看到了来自山东、邯郸、福建等多地自愿组成的祭祖团,他们有备而来,带着鲜花、蜡烛、高香,纷纷跪拜祭祖先,实现遗愿。“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亲情从大槐树涌出,子孙们又沿着亲情的河床找到了洪洞大槐树,找到了撒播亲情的根。人、鸟、树都因为大槐树的情感而产生共鸣,一代槐既是历史汇聚的溯源点,又是人文激情的传承链条。他拥有穿越时空的亲和力,挖掘整理大槐树依存的史迹故事,是开放、真诚、友善、形象的展示,会引起人们更深远的对一代槐的怀念。

二、见景生情敬仰二代槐

人留子女草留根,二代槐距今已有400年,400年来他传承了一代槐的基因流密码,但由于病虫害和风吹水浸,使其肢体残朽严重。经我们对二代槐的望、闻、问、切诊断,二代槐身高14米,主干树围1.1米,2.5米以上分三个枝杈,分枝树围约0.9米,树身涂着前人保护古树的桐油,三个分枝共用29个铁箍维护着,铁箍之间相互采用横、竖、斜,各方向使力的61根螺纹钢筋焊接抻拉,以保持树干安全不倒。其中一叉中间用7块钢板箍紧加以保护。树枝顶部铁箍已锈的吃不得力,整个树用4根钢丝斜拉接地加固。检查树心木质层,变成木屑海绵体达80%以上,吸水性极强,树干外层较大朽蚀点达100多个,全树约60%朽蚀糠性在5度以上,(锈糠度目前定最高为7度),枝头已朽腐成粉沫。虫洞、弹孔布满全身,孔洞走向为斜内上角45℃。

二代槐是革命近代史的见证,他用残缺但刚直不阿的肢体诉说着400年的风风雨雨,400年的人间沧桑。他身上孔洞中有不少是日本侵略军打上去的。日本侵略军不止惨无人道的屠杀中国人民,就连古树也不放过,向中华民族的祖根发威。伤残的二代槐用他坚强的残体屹立在洪洞,向炎黄子孙诉说着侵略者的血腥罪状,这是不忘国耻的铁证,他用痛苦的肢体语言告诫华夏子孙中国必须富强,必须强盛,柔弱就会挨打,软弱就会受欺凌,这里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屹立在洪洞的民族魂。

二代槐是珍贵的植物文物,是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多得的植物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感谢前人采取的保护措施。二代槐也给了我们智慧与灵感,供我们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一套新的古树加固办法,对今后古树维修有了新的突破,也让二代槐更坚实的屹立在洪洞的大地上。

三、传承延续寄希望于三代槐

二代槐没有辜负一代槐的期望,就在他身边留下了三代槐。三代槐也有100多年的经历了,强壮的很,枝叶繁茂,他很好的继承一、二代槐的基因。三代槐正年轻,长势兴旺,这是洪洞的未来。在高科技的今天,我们更有能力保证三代槐的茁壮成长,让三代槐更好的传承槐树长寿基因,实现人们的渴望——千年松万年柏,比不过老槐树一拐拐。

四、“树”与“根”文化的传承、生命延续

 “根”给了所有植物的生命,植物的繁衍又给了食草动物,微生物以及昆虫生命。食草动物的繁衍又给了食肉动物生命,植物、动物、微生物综合的给了高级动物——人类的生命。大槐树的地位太重要了,一代槐可以根生二代槐,二代槐可以根生三代槐,在我们高科技的今天,为什么不能让三代槐根生四代槐。因为他周边被换成水泥砖,地汽被人为的破坏,三代槐的根没有条件再滋生新芽。因此以三代槐为中心制造一小块纯自然生态环境是非常必要的,让洪洞土生土长的植物在三代槐周边生长,成为自然的荒野,进入纯自然的优胜劣态状态,给三代槐构建一个自己可以严控周边环境的条件,让他有能力在自然生态下繁育出自己的后代,让洪洞大槐树更名符其实。这应该是所有炎黄子孙最真诚的希望,由洪洞人给以实现。

保护好一棵古树,以及保护好一个以他为统帅的物种是非常重要的。不论这个物种是濒危的,还是极丰富的,人类都有责任对他加以保护,因为这是对未来人类的责任与义务。因此养育好三代槐,保护好二代槐对科研工作有极其重大的价值和深远意义,是洪洞人对华夏民族最大的贡献。

“世界恒古至今,一直在有规律的运行中,只有哪些沉潜证悟的人,他们在躁动的社会中,孑然鹤立,以其昭昭的思想,成为带领人们文明的掌灯者,一念保持,为中华民族掌灯,照亮自己,更照亮华夏民族,照亮中华大地。洪洞人就是用这种理念,深挖着大槐树的历史文化内涵,寻根的亲情宗族渊源文化,播撒着亲情的种子,收获着中华民族的团结大业,巩固着中华民族团结统一之魂。

故此提几点建议:

1.建立大槐树博物馆;

2.给二代槐搭建遮雨板;

3.控制三代槐长势,防止二、三代槐碰撞;

4.设专人对二、三代槐的管理、监控,防止病虫害侵蚀;每2——3年对二代槐进行全面体检、维护;

5.请植物专家制作一套以三代槐为中心的小荒野,给三代槐繁殖后代创造条件。

6.进一步开发以大槐树为题材的祭祖、祭祀纪念品。

(原创文章,翻版必究)

浏览:4020
天下搜索
古树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