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高25米、树围6.7米,需要四人合抱的麻柳树,静静屹立在甘肃陇南康县朱家沟村口已有1800多年,就像一个历史的见证者,见证了朱家沟村的荣光和意义非凡的时刻。
朱家沟村村口的千年麻柳树
1949年12月,康县解放。1950年至1951年康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第二届会议,1954年至1956年间康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第二次会议等在此树下召开,宣告康县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麻柳树下的石头记录了当年的情形
树下的石头上刻录了当年的情形:树干旁摆放着两张桌子和两条长凳供县委书记、县长就坐或发言者使用,其余参会人员以石为凳,围坐于树下。
此后,遇到夏季天气炎热的情况,在县城召开的全县性会议多移至此树之下召开。这种情况直到1958年康县大礼堂建成才有所改变。
2017年11月2日,从北京回来的十九大代表、康县县委书记李廷俊选择在这里和老乡一起畅谈参会感受、分享学习心得、宣讲十九大精神:党的十九大吹响了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号角。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这场宣讲,对朱家沟乃至附近的村民来说,意义非凡。
宣讲不仅吸引了岸门口镇朱家沟村的村民,相邻的万家河村更有人包车赶来聆听。
李廷俊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和“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的新政策,为广大农村群众描绘出了更加宏伟而美好的蓝图,村干部、村民都应该有信心把农村发展好。
岸门口镇朱家沟村党支部副书记朱彦杰告诉记者,李廷俊在宣讲中说,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特别关注,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比如说农村产业怎么发展,乡村如何建设,空壳村和老龄化问题怎样解决。
“听了以后非常振奋,那次宣讲过后,我们认识到会议的重要性,之后村子上连续召开了三次,专门讨论村子的乡村旅游该怎么发展和脱贫致富。”
事实上,作为古村落,坐拥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村里甚至有200多年的朱家大院,但长期以来,这里的人们都是以劳务输出为主,村里一度主要是留守老人和儿童。
2016年,朱家沟紧跟康县乡村旅游发展热潮,发展乡村旅游,按照“发展休闲度假、田园观光、农事体验、打造县城后花园”的建设目标,采取政府奖补、群众参与的方式,整合财政、交通、水保、发改等项目资金858万元,群众自筹2600多万元,改造住房庭院,硬化村户道路,筑堤修桥,清淤绿化,保护恢复了“朱家大院”,传承打造了麻柳红色广场、“归朴园”“练炉坊”等文化景观,让百年古村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朱家沟村的文化墙
“刚开始非常难。要发展乡村旅游,体现古村落,最先要做的就是风貌改造,但村民盖的新房,有些外墙壁贴了瓷砖,大家不愿意改,认为传统的泥土色太土,也不相信有人愿意到村里来旅游”,朱彦杰说,为改变想法,朱家沟村组织村民前往陕西诸葛古镇,看了对方的发展,回来就开始干起来了。
朱家沟村保留的石板路
村里成立了集乡村旅游、休闲娱乐、农家客栈、餐饮服务于一体的“朱家沟乡村旅游协会”,镇政府筹资5万元作为村集体股份,采取“党支部+旅游协会+农户”的模式,吸纳村民46人入会务工,流转居民房屋15座,发展特色小吃摊位10家,新建电子商务、民俗演艺、农产品加工、猕猴桃采摘园、林下养殖园、儿童娱乐区各1处。2016年底,朱家沟村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大批游客慕名而来。朱彦杰说,今年四月到现在,游客人数达到8万人次,经济收入30多万元,直接受益人群100多人。
过去村民外出务工,虽然挣钱了,但留守儿童和老人越来越多,朱彦杰希望,发展乡村旅游,能够让村民和家人团团圆圆,尽快摆脱贫困,不再为衣食教育医疗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