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树的际遇,在今天已是环境是否得到保护的标志之一,往往一株古树的存废迁移,牵动着许多人的心。古树的保护,不仅需要爱心,还需要专门的技术,即修复复壮技术。提起古树的修复复壮,我国著名的古树修复复壮专家、北京市园林局高级工程师、黄山风景名胜区古树名木专家组成员丛生先生总是滔滔不绝,显得极其兴奋。这位从事了30多年古树复壮工作,先后救活了南京的六朝松、上海的古榉树、无锡唐代的银杏、北京北海公园的白袍将军、中南海的古槐等等无数古树名木的丛生先生,近日就古树名木的保护向记者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记者:根据建设部的有关规定,树龄在100年以上的定为古树,我国古树现存情况如何,为什么要保护古树名木? 丛生:古树名木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不仅起着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古树是人文历史和诠释地球气候变化的信息库,是大自然和人类文明活动的结晶,活着的文物,其特点是一旦损失,无法挽回。 从人类发现1.5亿年前的松柏化石到1亿年前的水杉化石,说明树木在地球上生存有着悠久的历史。2001年广东在汉阳江里发现的古树树体,据测定也有12000年的历史,正好是第四纪冰川末期。而现在地球上存在最久的古树,要算陕西省黄帝县桥山脚下黄帝庙内的柏树了,传说是轩辕黄帝手植,有4000多年的历史。其次是台湾省山林中的神木,实际是红桧,有3000多年的历史。近年听说最著名的阿里山“神木”死了,但还有很多“神木”存活。其余像岱庙的汉柏,天水市南郭寺内的古柏,北京北海公园画斋内的唐槐,无锡市马山区灵山前的银杏等,也都有1000~2000多年的历史。 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树龄在100年以上的定为古树(在美国、德国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把50年的树就定为古树了)。然而在我们这样古老文明的国度里,现存的古树,大多数为明清时期的树。千年以上的古树比例很小。三、五百年的古树,对于三四千年的古树来说,应是青少年期。 记者:为什么三五百年正处于青少年期的古树就过早地衰老了呢?影响古树寿命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丛生:一是自然灾害、病虫害、人类及动物对树体的损伤。这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树体受伤,古树生长需要的有机、无机物质输导受阻,树势衰弱,继发次生性病虫害,造成古树死亡。此外,到了一定阶段,当树干内腐烂的速度大于生长速度时,树体形成孔洞,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就可能解体或倒伏死亡。这是自然森林中古树寿命不长的主要因素。 二是根系(指土生根)生长环境的恶化。林地土壤被压踏密实,土壤物理性状恶化。由工程施工造成土壤水分状况改变,特别是非透气铺装,隔断生物循环体系,降水流失,营养空间缩小,导致林地土壤水分、空气、养分、温度条件失调,这对古树根系生长极为不利。在人流密度大、施工频繁区域的古树,根系生长环境的恶化,对其寿命的影响与古树树体损伤的危害同等重要。 三是病虫害、空气中粉尘及有害气体的危害。 四是古树移植造成的。 记者:如何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在技术上有哪些措施? 丛生:树有其自身的生存条件,因此我们必须保护好树的生存环境。由于修路、建筑施工,遇到古树,能避让的要尽量不动,不能避让的,一定要请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移植,以保证移栽成功。对于那些以盈利为目的乱挖古树的行为,各级地方领导应引起重视,严格执法,坚决制止。 除了要大力宣传保护古树名木的意义,切实执行法规、条例外,就我的实际体验是,这项工作一定要让地方领导重视,地方领导重视了,就能有力地推动一个地区的保护工作。此外要培养古树保护人才,通过举办古树名木培训班,专家讲课,实地考察等,普及古树复壮的知识。 在技术上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树体保护。树体损伤,对其生存的影响非常大。80年代初期,我曾对古树树体保护立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古树树体保护是材料、力学、生物化学、美学等多学科的边缘工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新材料的增多,保护技术有了较大提高,因而保护质量也有很大提高。 树体保护具体内容包括:树体加固支撑;树干填充;保护栅;蛀干害虫的防治;嫁接;避雷设施。树体保护无论采取哪项措施,总的要求是:能够有效地防止树体继续腐烂或受损;牢固、耐久;不影响树体生长,有利于防治病虫害;美观。树体保护工程是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有一套严格的程序,要因地域、树木而异。早发现早做,省工、省力,效果好。 二是通过改善根系生长的环境,来满足古树生长需要的水、肥、气、热的均衡需求。首先要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主要做法是:松土,增加有机质;地下增设透气装置;种植地被植物,地表复盖,作透气铺装;适当补充营养素(包括根外追肥及植物生长剂);接种菌根;保持水土或去除工程埋土,调节水位;防止土壤污染。以上每一项措施都很重要,视每一株树的具体情况,通过诊断,找出造成衰弱的主要因素加以解决,就可以达到预期的复壮目的。其次要调节土壤中的水分:定期测定土壤的含水量,根据需要给水或排水;山坡地要做渗水井保水或其他水土保持工程;低洼地要做暗井或阴沟调节水分;要堵漏和隔断污染源。总之,古树名木就像老人一样,优良的生存环境,自然就可以延年益寿了。 三是要加强古树病虫害的防治。古树生长有个大环境,就是空气污染问题,这要依靠人类的共同努力和政府对环境的综合整治来解决。 四是古树的移栽。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但丛生认为,如果按科学的方法移栽古树也能够保证成活。如广东三门县因修高速公路,移栽千年古樟,北京移栽百年的古槐、银杏,香港特区湾仔百年古榕和无锡市的百年荷花玉兰的移栽都很成功。去年江苏省武进市从山峡库区移栽了2000多株适宜长江下游生长的栾树、银杏、石榴等大树,也很成功。又如上海市为了提高建园品位,从黄山林科所移栽大的荷兰玉兰,由于前期工作做得充分,移栽都很成功。上述事例都是保护和利用树木资源的行为。但现在社会上也有些树木商,以盈利为目的,不惜深入山林和偏远村庄,收买古树名木,不讲科学,胡乱采挖,结果大都死亡,令人痛心。 需要强调的是,要做好古树名木的保护,首先要对古树资源进行普查,摸清家底,对每棵古树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保护。 最后,丛生表示,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早在1982年国家建设总局就颁发了《关于加强城市和风景名胜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意见》的通知,1992年又发布了《城市绿化条例》。现在全国重点城市和风景名胜区以及经济发达的县都开展了这项工作。北京、上海、安徽、成都、西安等地工作做得比较细,如黄山风景区内每一株名木的管理,都落实到具体人,迎客松设专人24小时看管,每天都有记录归档。有些实行计算机管理、卫星定位等,更主要的是对普查的资料,实行动态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