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新闻
为古树“让路”体现理念之变
时间:2018-3-17
昨天,正在拓宽建设中的启东城区建设南路,平坦开阔,与黄浦江路口交叉处,赫然矗立着一棵10多米高的老椿树。启东城市建设为古树“让路”,经过有关部门调整施工方案,目前百年老树依然生长在原地,枝干遒劲。

  城市建设为百年古树“让路”,不仅是保护古树的切实行动,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了发展理念的转变。古树名木是文化的“活化石”,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一棵千年古树,不仅仅是一棵树,还有附载其中的悠久历史文化。消失一棵古树名木,附载其中的历史文化也一起消失,由于古树名木消失是无法再生的资源,一旦消失,就永远消失了。不仅如此,随着岁月的流淌,古树名木越来越稀少,这更加凸显了古树名木的珍贵。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包括古树名木、古街区、古民居、古建筑等文化遗产在一天天消失。这种消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破坏,如地震、海啸、台风等极端灾害气候。一方面是由于人为原因,如在城市建设中没有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导致一大批文化遗产在城市化进程中消失。

  保护文化遗产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其中关键在理念转变,也就是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与保护文化遗产的矛盾。这里面有两个关键,一是避免文化遗产的人为消失,这是再也不能重演的“文化悲剧”。须知,人为消失一个文化遗产却是异常简单的事情,推土机顷刻之间就能毁掉一个历史文化遗产。二是精心保护。这是保护文化遗产的核心,对现存的古树名木、古街区、古民居、古建筑等文化遗产,要进行系统化保护,文化遗产不是孤立存在的,与历史、人文、风土、民俗等方方面面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恰因此,保护文化遗产不能局限于保护建筑本身,而要将保护与之相关的历史、人文、风土、民俗等文化附载,也一同精心保护好。

  当城市建设遇到文化遗产保护,我们该如何选择?启东城市建设为百年古树“让路”,给出了鲜活答案。这种理念之变的意义,显然超越了对一棵百年古树的保护。一树一木、一砖一瓦是文化遗产的外在,文化附载是文化遗产的内里。既要保护好外在之美,又留住内在文化之魂,保护“内外兼修”文化遗产才能“神形兼备”,永葆生命力,并在现代活化复兴,为城市注入传统文化内涵,使城市更具“文化味”。文化遗产是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将文化遗产消失殆尽的城市,外表再繁华,也没有自身内在特色和气质。
天下古树网独立控股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3153号-1
办公地址:北京农学院大学科技园东区临10号楼2013室
交流热线:13910421517 E-MAIL:txtop_10@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