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讲坛
马厂村有棵古树,或是淮安罕见丝棉木
时间:2017-4-7

4月4日,记者在淮安工业园区宁连路办事处马厂村探访李毓昌衣冠冢时,发现衣冠冢旁的林木中,有两棵树甚是高大遒劲。村民们说,它们可能有两三百年的树龄了,是拥有数百年历史的马厂村最老的“居民”,但一直以来不知其名。4月5日,记者采访了林业专家,得知其中一棵古树可能是淮安市较为罕见的丝棉木,并建议保护这两棵见证该村悠久历史与文化的古树。

淮安工业园区马厂村历史可追溯至明朝初年

“清官!值得纪念”“敬拜”……4月5日,本报报道了清官李毓昌的衣冠冢在淮安工业园区马厂村的消息后,不少读者纷纷在网上留言对清廉的李毓昌表示缅怀,并直言增加了对淮安历史的认识。记者发现,网友除了对李毓昌知之甚少,对其衣冠冢所在地马厂村更是陌生,还有人误以为该村是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马厂乡的马厂村。

淮安工业园区宁连路办事处马厂村总支委员会书记孙元春介绍说,民国时,马厂隶属于淮安县第八区甘露乡第八保。自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到解放战争期间,隶属于淮宝县盐北区马厂乡。因与原淮安县北边的马厂乡(后划入开发区)同名,马厂村后来改为姚湾村。2008年因区划调整,建立了马厂村。

村民们称,马厂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初年,他们的先祖因“洪武赶散”从苏州阊门迁徙而来。据史料记载,600多年前,数十万江南百姓自苏州阊门迁移至苏北。“当时孙家三兄弟来到淮安,因为居住的地方是朱元璋曾经屯兵牧马的地方,所以叫‘马场’,后来‘马场’被误写成‘马厂’,这样以讹传讹,才形成了今天的马厂。”马厂村66岁的孙后荣老人向记者述说了那段祖辈们流传下来的传说。

历经沧桑的两棵古树见证马厂的悠久历史

据孙元春介绍,过去的马厂地域范围较广,东至三堡周湾十涵洞,西到范集新朱庄,南至白马湖农庄大王庄,北与官庄、甘露村毗邻,总面积约50多平方公里。马厂曾是兵家必争之地,因为这里土壤肥沃,河网密布,农牧渔业较为发达。古时的一条官路也从马厂境内穿过,往西南可通南京,往东北通淮安城。李毓昌衣冠冢所在的孙家墩就在这条官道旁,土墩上还有朝廷的驿站。

1952年,马厂部分土地因开挖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河入海水道被征用。如今的马厂村,土地面积只有400余亩。2015年,相关部门又对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可研阶段影响人员、房屋、附属设施进行了调查。村民们听说,工程开工后,离入海水道不远的孙家墩也可能在填土范围内。“李大老爷的衣冠冢还可以迁走,但旁边的两棵古树怎么办?那可是我们祖上为了纪念李大老爷,从外地移栽在上面的,都有两三百年了。”4月5日,村民孙后军告诉记者,他和村里的其他老人都希望能保护这两棵见证马厂悠久历史的古树。

另外,令村民们遗憾的是,他们至今都不知道这两棵古树是何树种,“在村里和附近没见过和它们一样的树。”孙后军说。

专家初步判断是乌桕和丝棉木

4日,记者在孙家墩看到,村民所说的两棵古树位于李毓昌衣冠冢北边两米处,高度均有十余米。靠南一棵的树皮纹路似一个个相连的菱形,树上已长出成人小拇指大小的绿色新叶。偏北的那棵古树还未长新叶,树皮呈鱼鳞状。经村民测量计算,两棵树的直径分别约为50厘米和60厘米。

 

“没有长叶子的,应该是乌桕。已经长叶子的,应该是丝棉木。”4月5日上午,淮安市林业技术指导站的刘英副书记经过观察记者拍摄的孙家墩两棵古树照片后,作出了初步推断。

刘英告诉记者,乌桕在淮安其它地区较为常见。据介绍,淮安区政协大院内就有一棵树龄为140年的乌桕,洪泽湖大堤旁的乌桕古树更多。不过,那棵丝棉木的直径已超过30厘米,树龄肯定在百年以上,这在淮安是相当罕见的古木树种。

“村民们看重这两棵树,可能不是因为木材价值,而是因为它们承载着这个村子的历史和文化,所以更应该保护起来。”刘英说,如果条件允许,他建议原地保护,因为“老树移植的风险很大,代价很高”

 

天下古树网独立控股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3153号-1
办公地址:北京农学院大学科技园东区临10号楼2013室
交流热线:13910421517 E-MAIL:txtop_10@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