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哲学
古树名木优雅展现自然之大美
时间:2016-11-2
  湖南双牌阳明山下桐子坳村有银杏古树600多棵,多为二三十棵连片成林,连绵10多公里。深秋时节,满村金黄,宛若人间仙境。

    又到层林尽染的金秋时节。那些满树披挂黄金甲的古银杏,那些枫叶红于二月花的古枫,以及昂然挺立寒秋的各种古树名木,在这个季节,成为各地最迷人的一道风景,令无数人为之心驰神往。

    其实,何止是秋天,古树名木一年四季都是奇景。它们使人感受自然世界的真实和生命的合理,体味到繁盛、优雅、庄严、粗犷、厚重、崇高等自然之美。

    天然艺术珍品

    古树名木历千百年风霜侵袭,长寿、高大、粗壮、奇特,形体苍郁,树干斑驳,气质高贵而厚重,体现着自然界特有的量和力。一棵棵鬼斧神工般的古木,犹如一件件天然艺术品,传送着仙风道骨般的浩然之气,俨然一件件天然艺术珍品。

    古老是古树名木的基本属性。树龄百年才能称为古树,一些古树寿命之长超乎想象。如陕西黄帝陵的轩辕柏,传说为黄帝手植,已历经5000年风霜!史载,西汉元封元年正月,汉武帝刘彻登嵩山,加封嵩阳书院3棵侧柏为“将军”,其中的“二将军”树龄4500年以上!山东曲阜孔庙大成门的圆柏,树旁有书法家米芾撰写的《孔子手植桧赞》碑,原树多次死而复生,现存老树系清雍正年间新生!长沙岳麓山麓山寺观音阁的罗汉松,可查实的树龄达1700年……古老,表征生命力的强盛、耐力的长久和气质的非凡。

    高大是古树名木的主要特征。它们古朴苍劲,或高擎入云,或身躯巨大,或浓阴如盖,拥有巨大的物质量。古树之高,长千仞。如美国加州红杉树国家公园600年北美红杉,树高达115.5米。古树之粗,大连抱。如台湾阿里山风景区3000年红桧,树高53米,胸围2040厘米,材积504立方米,人称“神木”。冠幅之大,绿连天。如巴金散文《鸟的天堂》描述的广东新会400年古榕树,枝叶覆盖面积1万多平方米,树上栖鸟千万只,构成一道鸟树相依、和谐奇特的风景。高大,意味着生命的博大深邃和历史的厚重。

    奇特是古树名木的重要特质。有的横空出世,仪态非凡;有的形态优雅,风采动人;有的奇花异果,别具一格;有的卓然独立,意境旷远。瘐信《枯树赋》形容其“乃有拳曲臃肿,盘坳反覆,熊彪顾盼,鱼龙起跃。”如江苏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涧廊村司徒庙4株树龄1900年的古圆柏,相传为汉高密侯、大司徒邓禹手植,形态特异,被冠名为“清、奇、古、怪”。“清”柏挺拔,四枝叶垂,苍郁清秀,茂如翠盖;“奇”柏一干上矗,顶干折裂,分叉两旁,薄皮连接,新枝簇护;“古”柏纹理纡绕,斑驳若鳞,如蛟龙蟠;“怪”柏曾遭雷击,剖劈两片,着地再生,卧地三曲,如虬似蟠,欲昂首腾空而去。奇特,表现出生命的无常与变化,展示了树木的智慧。

    书写大地美景

    古树撑起一片绿荫,所在的地方就变成风景,风有了琴弦,鸟有了家园,空旷的原野有了可靠的标志。

    在中华大地,许多景点因它们而存在。人们站在那些古树面前,听它讲述故事,从而感受到背后文化的力量,领略到那种穿越历史的厚重感。

    迎客松为黄山象征之一,位于青狮石与文殊洞前,海拔1680米处岩石夹缝内,树龄约千年,树高9.91米,主枝迎路伸7.6米略垂,极偏冠,主根生岩石内,侧根多数伸向东坡土壤,美丽非凡。迎客松已制成铁画悬于人民大会堂,我国政府首脑常于画下与来访国宾合影。1972年12月黄山森林火灾时,周恩来总理电令:一定要保护好迎客松。

    又比如,山西太原晋祠3000年古侧柏,与难老泉、侍女像并称“晋祠三绝”。

    古树群构建的景观更有震撼力。如四川蜀道翠云廊,以古柏闻名于世。《剑州志》载:“自剑州南至阆中,西至潼关,北至昭化三百里,明正德知州李壁以石砌路,两旁植树十万株,今皆合抱,如苍龙蜿蜒,夏不见日。”翠云廊现有古柏1.3万株,为世界人工种植最早、规模最大的行道树群。

    古树历千古沧桑,仍枝繁叶茂,形成许多奇树奇闻,妙趣无穷,誉为“蜀道奇观”。因《潜夫论》闻名的东汉著名思想家王符,在隐居家乡甘肃镇原县城北玉皇山时,手植4棵侧柏;明代时,有人续植侧柏93棵;如今,汉柏明柏连成一片,郁郁葱葱,蔚为壮观,与毗邻的读书台、潜夫祠相映成趣,居镇原“八大景” 之首。

    时空穿越之美

    古树名木是大地的标志。它们器宇轩昂,元气淋漓,枝叶铁铸,干比石坚,不凋不残,风骨凛然,形态万千,变形怪异,突兀存在,显示出自然力量。

    即使树体有空洞、死节、绕曲、风折、开裂、虫蚀、火迹、扭曲、变形、倒伏、腐烂、枯败等缺陷,依然透着神秘的威力。总体而言,古树名木体现出“雄伟”的刚性美,给人一种先惊后喜的审美体验。

    古树名木无论处于静态还是动态,都有着与平常植物完全不同的表情。在古树漫长的生命里,浓缩了时间,扩展了空间。美学家说,愈古愈远的东西愈易引起美感。古树名木的时空穿越把我们实际人生的距离推至遥远,但我们又可以亲近它们,对它们有必需的经验和知识,而且没有实用的联想,这就形成“不即不离”的审美距离,容易产生美感的体验。

    古树名木引人注目的形态和传奇,迅速使人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里举例说:“看古松看到聚精会神时,我一方面把自己心中高风亮节的气概移注到松,于是松俨然变成一个人;同时也把松的苍老挺拔的情趣吸收于我,于是人也俨然变成一棵古松。”

天下古树网独立控股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3153号-1
办公地址:北京农学院大学科技园东区临10号楼2013室
交流热线:13910421517 E-MAIL:txtop_10@yahoo.com.cn